查看原文
其他

最美中轴线 | 太庙与社稷坛:左祖右社,敬天法祖

小印 北京印迹 inBeijing 2022-04-01

编者按丨最美中轴线

一条中轴线,一部中国古代史。 全长达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被誉为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本栏目将带领读者游走这最美中轴线,一起了解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变迁、建筑遗迹,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


图片来源: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官网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周礼·考工记


北京作为五朝首都,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政治、文化中心,“敬天法祖”思想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因此,坛庙的建造和祭祀活动是古代国家礼仪和社会礼仪活动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


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的太庙社稷坛,遵从“左祖右社”的传统规制,在紫禁城前侧左右分布,既便于皇帝亲自参加祭祀,也大大增加了禁宫前面的景深,进一步突出“皇权至上”的威严。


01

祭祀祖先的最高圣殿

— 太 庙 

2008年4月30日

“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00天”的奥运音乐盛典

在这里隆重举行

使这座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空前地展示在世界面前

图片来源:中华遗产》 2010年第11期,罗晓光/摄


约六百年前

明成祖朱棣来到自己建起的太庙里

亲手为它种下了一棵树

树里的年轮随岁月生长

不知是否已经长出六百圈

太庙,却已经稳稳当当屹立了六百年

历经明清民国诸代香火

黄砖燎炉清烟飘渺

太庙老照片(图片来源:网络)


祭坛和祠庙都是祭祀神灵的场所。台而不屋为坛,设屋而祭为庙。坛庙建筑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元明清三代的经营,北京城最终形成一个包括太庙、社稷坛、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先蚕坛、孔庙、历代帝王庙、堂子等诸多坛庙组成的宏大而复杂的祭祀建筑系统

北京主要坛庙格局示意图

(图片来源:《古都北京》王南/著)


此类建筑群均以祭祀为重要功能,带有十分强烈的礼制乃至宗教的色彩,包含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慎终追远”、“事死如事生”等文化理念是北京古建筑中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类型,也是最具独特意境的类型。

 

其中,位于天安门东侧,紫禁城左前方的太庙,在众多祠庙中是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群,至今已有590多年的历史。

 

与身后人来人往、一年四季都最受旅游者欢迎的故宫相比,这里往往会被大众所忽略,而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见证了明清两代最真实的历史。


天下最大的家是皇帝的家,最大的宗庙就是太庙


1

古柏森森探太庙

太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为明清两代皇室的祖庙,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遥相呼应,形成“左祖右社”的格局,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庙全景

(图片来源: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官网)


太庙的建筑格局为矩形,共设三重城垣

外垣内绝大部分面积被柏树林覆盖;

第二重城垣内为太庙主体建筑群;

最内一重城垣环绕太庙的核心建筑。


太庙总平面图

(图片来源: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内垣(即第二重城垣)南门称“戟门”,门前有七座汉白玉石桥跨在小河之上。戟门屋顶曲线优美,出檐较大,梁架简洁,天花华丽而不失纤巧,表现出典型明代殿宇的特征,为明永乐时期的重要遗存。

戟门桥(图片来源: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官网)


戟门内为中轴线上的前、中、后三殿,是太庙的主体建筑。前殿为祭殿,亦称“享殿”,是皇帝祭祀时行礼之所,面阔十一间,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屋面。“太庙”匾额正是悬挂在这里。

太庙匾额(图片来源:全景网)


享殿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祖大典的场所。每年四季首月祭典称“时享”,岁末祭典称“祫祭”,凡婚丧、登极、亲政、册立、征战等家国大事之祭典称“告祭”。殿内设木制金漆神座,座前设笾豆案等祭器,置稻粱、果蔬、牺牲、香烛、福酒等祭品。祭典时将祖先牌位从寝殿移至此处神座安放,然后举行隆重而庄严的仪式。

享殿(图片来源: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官网)


整个大殿气势雄伟,庄严朴素。当年举行大典时,香烟缭绕、仪仗簇拥、钟鼓齐鸣、韶乐悠扬、佾舞翩迁,是中华祭祖文化的集中体现。

燎炉,为焚化西配殿的祝帛之用

(图片来源: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官网)


中殿在前殿的后面,又称寝殿面阔九间,台基为汉白玉须弥座,殿前有月台,上绕以石护栏,中殿东西配殿各为五间,是贮存祭器的地方。

寝殿(图片来源:全景网)


后殿形制与中殿完全相同,又称祧庙供奉追封的清代立国前的四代帝、后神主牌位。后殿东西配殿亦各五间,形制亦与中殿东西配殿相同,也是祭器收藏库。

祧庙(图片来源:网络)


纵观太庙全局,布局严谨,形制尊崇,红墙、黄瓦、汉白玉阶基,为皇城内仅次于紫禁城外朝三大殿的建筑群,规模甚至在后三宫之上。建筑群环以柏林,林间古柏参天蔽日,增添了太庙作为皇家最尊贵的祭祀建筑群的庄严沉穆之气。


2

与时代并进的保护之路

然而太庙并非一直作为祭祀建筑群存在,它的职能演变与历史发展息息相关。


一场深刻而巨大的变革在20世纪初的中国酝酿发生着。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统治267年的满清政府被推翻。紫禁城外面的世界,剧变正在发生。老百姓好像还没有来得及仔细品味,但在其后的岁月里,改朝换代的变化已经随处可见。


紫禁城的末代皇帝溥仪,已经被迫离开太和殿的宝座。太和殿作为皇室政权的标志,被民国政府接收,然而根据《清室善后优待条例》中的第四款“宗庙陵寝永远奉祀,民国政府派兵保护”。这里供奉着他的历代祖先,依然归爱新觉罗氏所有,只是,不再关乎国家政权。


历史

沿革


1924年

溥仪迁出紫禁城,

太庙结束了

作为皇家祭祀的历史。






1926年

太庙改为和平公园,

向普通市民开放。

太庙开始“公共空间化”的历程。但在解放前的大多数时间中,太庙仍然处于封闭状态


1950年

4月30日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开幕,

这座宫殿有了新的使命。




这里成了劳动人民的天地:普通的工人、市民、百姓都可以自由出入这座曾经的皇家宫殿。许多在旧社会贫苦出身的人,在文化宫的培养下,成为文艺界的骨干力量。一些后来为观众喜闻乐见的明星,都是在文化宫的群众文艺活动中成长起来的。

图片来源:老照片影视资料截图


古来数谁大,皇帝老祖宗。

如今数谁大,劳动众弟兄。

世道一变化,根本就不同,

还是这座庙,换了主人翁!


作家赵树理这首诗以直白的词汇道出了所有底层劳动人民的心声。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文化宫接待前来活动的工人、市民超过百万人。


如今的太庙,时常会举行各类活动,

它,更承载着新的文化使命。


进入90年代,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渐渐丰富,娱乐场所也渐渐多了,文化宫似乎渐渐淡出人们的选择之外。而一些电影和歌剧却选景在太庙拍摄,并取得了轰动的效应。

 

随着电影和歌剧的轰动效应,淡出人们视线已久的太庙,又渐渐回到人们的视野。特别是中华和钟置放于太庙享殿,由江泽民主席亲自命名、题写铭文,并于2000年1月1日上午首先鸣响,使太庙又增加了现代的国之重器,形成了双重的文化内涵

《图兰多》被评为20世纪中国十大娱乐事件之一。1998年意大利佛罗伦萨歌剧院的大型实景歌剧《图兰多》在太庙举行演出,盛况空前。(图片来源:北晚新视觉)


与此同时,也有很多的民间活动在这里举行。而它所蕴藏的巨大的文化价值,正在一步步被重新认知。


3

礼乐文化和祖先崇拜文化

太庙是中华礼乐文化的源头和中心。“子入太庙每事问。”当年孔子进入太庙后,认真的考察和学习太庙的礼仪,可见太庙礼仪的重要性和规范性。

 

太庙礼乐文化是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礼”的广义是指社会人生各方面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特质。狭义的“礼”、“乐”,源自于古代祭祀活动。“礼”是指尊祖、祭祖与祭祀天神地祇活动中的一些仪节规范;而“乐”是与这些礼仪活动相配合的乐舞。“礼”和“乐”相辅相成,形成“礼乐文化”。

2008名演员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击缶而歌

(图片来源:新华网)


对祖先的祭祀崇拜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制的核心,其祭祀的观念、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深深的祖先崇拜情结。据统计,仅清代200多年里,共举行正式的祭祖活动达605次之多。中国古代帝王的宗庙祭祀活动,是中国五礼之首吉礼。

 

千百年来,以太庙为代表的中华祖先崇拜文化,对世界产生了深深的影响,使中国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就拿海外华人来说,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有祖先牌位。不论走到地球的何处,他们都对中华民族的祖先有着深深的眷恋。家族宗祠、宗亲会到处存在,并从未间断祭祀活动。

马来西亚华裔为祖先祭祀(图片来源:网络)


太庙祭祖的本质中华独特的精神崇拜,它的本源力量“慎终追远”的孝道,它的功能规范和教化,它的作用宗族的团结以及社会的和谐,它的目的避凶祈福,以致在国家政治中具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崇髙地位。

 

以太庙祭祖为国家祭祀礼仪中心,民间的宗祠祭祀,与之紧密相连的家谱文化、宗亲会文化、百家姓文化,以及民俗节日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祖先崇拜的强大洪流,深深地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心灵。


明清太庙研究室原主任贾福林指出:


中华文化的核心——祖先崇拜和礼乐文化,起源于太庙,凝聚于太庙。对于太庙的文化,要扬弃、要传承。融入现代社会,形成现代新文化中的民族特色。这是中华民族千秋万代和谐与发展的福祉所在。保持文化特色,就一定要传承文化之根。


太庙,这座古老的皇家建筑,曾经承载过先人敬天法祖的信仰,承载过人们热火朝天的生活,如今已经与现代人的生活相得益彰地结合,历史与现实经由它,奇幻地联系在一起。


02

大地的色彩

— 社稷坛 

在北京中山公园的音乐堂里

一场西方古典音乐会正在进行

而在五百多年前

这里却是戒备森严的皇家禁地

在明清两代

这里被叫做社稷坛

中山公园老照片(图片来源:网络)


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社稷坛,是明代迁都北京所建的第一坛


社稷坛之制,自古有之。社,指的是土地神;稷,指的是五谷神。“民以食为天”,故“社稷”即是土地、人民,所以在我国古代被认为是天下的象征,历代帝王都非常重视社稷的祭祀。

 

北京的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太社和太稷的神坛,它遵从和吸取了历代的建造观念,成功地表达出了古人对国家、天下和黎民的理解,在坛庙体系中的地位极其重要。

 

社稷坛过去的辉煌,都与皇权有关。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按照“左祖右社”的体制兴建社稷坛,与太庙遥相呼应。从此以后,太庙祭祖,社稷坛祭神(土地神和五谷神)便成了明清皇帝的例行公事。

 

每年除了祭祀的几天,社稷坛大门紧锁,禁地威严。

 

直到民国三年,内务总长朱启铃将社稷坛开放,并改建为中央公园

中央公园老照片(图片来源:北京日报▪旧京图说;供图:中山公园管理处、秦风老照片馆)


1914年10月10日,天安门西边的社稷坛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北京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园——中央公园,从这一天开始对外开放。一大早儿,四九城的北京市民就扶老携幼蜂拥而至,都想看看这所神秘的皇家园林是什么模样。

 

中央公园一经开放,便赢得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当时园内没有什么游乐设施,但皇帝祭祀的御道、祭器仍保持明清时的原貌,能够一睹皇家禁地,极大满足了北京市民的好奇心。

 

由于环境优美、来去方便,渐渐地,中央公园成了精英荟萃的地方。特别是来今雨轩一带成为民国时期备受知识分子喜爱的休憩、聚会之所。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在园内拜殿停灵公祭,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1928年,中央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的古树有的有六七百年的历史,即使是枯死了,朱启铃也不忍心砍掉,他别出心裁把藤萝缠绕在枯树上,夏天满树藤萝香气迷人,成了中山公园一景。(图片来源:北京日报▪旧京图说;供图:中山公园管理处、秦风老照片馆)


从皇家禁地到公共园林,中山公园成了北京市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见证了北京城市公共空间的成长历程,也记录了这座城市的成长。

 

如今,漫步其中,也依然能感受到其丰富的建筑内涵和意境,似乎那古老神坛的一砖一瓦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社稷坛平面图

(图片来源:《北京古建筑地图》 李路珂等/著)


沿着社稷坛祭祀的路线行进,主要建筑——戟门、拜殿、社稷坛都排列在一条自北向南的中轴线上。

 

戟门之南为拜殿,是祭祀时逢雨雪行礼之处,现在为纪念中山先生活动展厅,对外开放。

拜殿(中山堂) (图片来源:编辑自摄)


全坛最主要的建筑——社稷坛位于拜殿南面,是举行祭祀典礼的核心部分。坛上采用古代“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和“中央黄”的说法铺垫五色土。东为青色土,西为白色土,南为赤色土,北为黑色土,中为黄色土,借此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五色土(图片来源:全景网)

社稷坛坛台四周建有方形壝墙,每面分别铺覆与其所在方位土色相同的琉璃砖和瓦。(图片来源:编辑自摄)


社稷坛作为与天坛、太庙同级的重要国家祭祀场所,它的精神实质是对农业的重视、对土地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国家兴亡的关注。


随着北京坛庙相继开辟为市民公园。从皇家祭祀场所到民众游览的公园,北京坛庙的社会功能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些庄严辉煌的北京坛庙群,成为今日北京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那一座座曾经神秘、神圣和肃穆的坛庙,为古都北京增添了无限的神韵。



参考资料

[1] 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编委会. 北京古建文化丛书《坛庙》[M]. 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4.

[2] 王南. 《古都北京》[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 贾福林. 北京中轴线申遗和太庙文化传承研究[C]. 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2012(9).

[4] 太庙故事[N]. 大众日报,2011-02-09.

[5] 杨阳. 从社稷坛到中央公园[N]. 北京日报·旧京图说,2012-04-01.


相关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

最美中轴线 | 先农坛、天坛:对天地诸神的敬畏

最美中轴线| 南起点“永定门”,城门推开尘封的记忆

最美中轴线 | 沿「天街」探寻「北京记忆」


您与京城,一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